<source id="aqzmz"><noscript id="aqzmz"></noscript></source><video id="aqzmz"><form id="aqzmz"></form></video><video id="aqzmz"><span id="aqzmz"></span></video>
        <source id="aqzmz"><span id="aqzmz"></span></source>
      1. <source id="aqzmz"></source>
      2.    
         
        為什么普洱茶用竹箬包 [07/04]
        一定要懂的六大茶類存 [06/29]
        刮油減肥效果相當出眾 [07/25]
        你知道中國古代十大茶 [04/05]
        從奧巴馬喝茶看中國茶 [09/06]
        普洱茶“干醒”和“濕 [09/01]
        不同的普洱茶   不同的 [08/26]
        文潤佳茗 [08/26]
        茶   表敬意  洗風塵  [08/23]
        一款讓人鐘愛的茶  總 [08/20]
        ::昆明葳盛茶業有限責任公司,葳盛普洱茶文化網 >> 普洱知識 >> 普洱茶常識 >> “七子餅”茶是如何而來?如何得名的?

        “七子餅”茶是如何而來?如何得名的?
        作者:未知 日期:2018年05月09日 來源:互聯網 字體:  
         

        提到普洱茶,勐臘縣易武是一段無法逾越的歷史。在清朝光緒年間,易武是江北六大茶山政治、經濟、文化和交通中心,也是“六大茶山”茶葉的生產、加工和集散地?!吧虡I繁盛,馬幫絡繹不絕”是這一時期易武的寫照。


        易武茶以其幽雅柔美、蜜韻悠長的風格,后期陳化的優異表現和綿柔后勁,歷經百年轉化反復驗證,深深吸引著愛茶人。漫步在易武古鎮,還能看到車順號、福元昌、同興號、同昌號等老字號古茶莊,無聲地向世人訴說著這里曾經發生過的一個個美麗動人的故事。

        易武古鎮里有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——高義平,自從他的祖上尋著普洱茶的芬芳來到易武,他便和普洱茶結下了不解之緣。高義平是易武抱樸軒茶莊莊主,他至今還珍藏著一個光滑精致、小巧玲瓏的石制初期?!觯ㄒ孜洌┦状磯菏ィㄉ蠄D)。該石磨底面是平的,上面是凹的,沒有提手,完全不同于現代的壓茶石。


        高義平說,他小時候聽70多歲的爺爺講,紅河州石屏縣是一個很有文化的地方,那里的人很早以前“奔茶山”而來,到易武做生意。起初,他們把散茶裝在用竹篾編制的籮筐里用騾馬運輸,途中很不方便。后來,他們就把散裝的茶蒸壓后裝在布袋里,用圓型的石頭緊壓成餅,這樣在運輸途中方便了許多。


        當時的茶餅為什么不要方的而要圓的,他們說圖吉利。因為出來做生意不易,路途蜿蜒遙遠,必須趟過湍急的水流,人馬過河,險象環生,隨時有跌倒,被急流卷走的危險。加之病魔、野獸等襲擊人馬的事時有發生,有的再也不能回去......大家祈求上天保佑外出做生意的人一路順風,能回家和家人團聚。于是,大家就開始做圓餅茶。


        那“七子餅”茶是如何而來?又如何得名的呢?

        當時,社會上重男輕女思想比較嚴重。易武同昌號老黃家生得七個兒子,全家很高興,認為生意有了繼承人。就把原來的圓餅茶做成七餅,一個兒子一餅,合起來七餅為一筒,一餅七兩,七餅四斤九兩。黃家認為:“七”是一個吉祥的數字,意在象征著多子多福,七子相聚,圓圓滿滿,合家歡樂。

        易武其他茶號的莊主得知這一情況后,認為“七子餅”是做茶葉生意人的榮耀,就提出要以“七子餅”的名義來做七餅為一筒的緊壓茶,但黃家不同意,認為這是他家光宗耀祖的大事,別人這樣做會壞了他家的風水,斷了財路。其他茶號莊主很無奈,紛紛懇求同慶號莊主劉葵光(人稱劉大老爺)出面,做黃家的思想工作。


        當時,易武茶山同昌號、乾利貞、同慶號、同興號“四強”鼎力,茶葉生意做得非常紅火。而劉葵光因其在當地茶界有很高的聲望,大家推選他當了易武石屏會館的會長,加之他與當地土司建立了姻緣關系,同慶號集天時、地利、人和于一體,在當地名聲和影響很大。劉葵光樂善好施,接濟窮人,經常出資建橋梁、修醫館,免費為茶農治病送藥,一生積德做好事,在當地德高望重。后來,劉葵光代表其他茶號莊主出面,做通了黃家的思想工作,用七子餅的名義做茶,與其他茶號莊主榮耀共享。

        史書記載:“雍正13年清政府題準,云南商販茶,系每七圓為一筒,重四十九兩,征稅銀一分,每百斤給一引,應以茶三十二同為一引,每引收稅銀三錢二分?!辈枭虃兏鶕ú瓒惐壤幐?,約定俗成,將普洱商茶統一為“七子圓”“每圓七兩”的規格。

        七子餅茶外形美觀,酷似滿月,作為普洱茶中最重要的一種品種,以其獨特的文化內涵而享譽海內外,暢銷于港、澳、臺及東南亞地區,在海外華人中被視為“合家團圓”的象征。


        如今,在云南少數民族村寨中,七子餅茶常作為兒女結婚時的彩禮和逢年過節的禮品,表示“七子”同賀,祝賀家合萬事興。一餅圓茶,萬里情牽,一餅一寄之,茶情、鄉情、家園情,普洱七子餅茶成為了人們心中夢圓美好生活的寄托......


        透過歲月的滄桑痕跡,復見往昔的榮光,拜謁這個曾經被歲月打磨歷盡滄桑的壓茶石,易武的一切讓人懷想。這種懷想又總與茶分不開。遙想當年,大批石屏人“奔茶山”,陸續遷居易武茶山,傳授先進生產技術、先進文化,與當地哈尼族、基諾族和傣族等兄弟民族間雜居住,并行農耕或生產茶業,培植了易武茶山的茶林,改進了易武茶制作工藝,與普洱茶其它茶山一同生產出名揚天下的普洱茶,更新發展了普洱茶文化,并在長期共同創業中,促進了當地民族的共存和融合。(作者:彭云書,來源:西雙版納新聞網;部分圖:說茶網)




        公司地址: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區關上寶海路163號

        電      話:400-0977-357  0871-63559399   

        在線QQ聯系: 348058891     564855862    



         以下是對 [“七子餅”茶是如何而來?如何得名的?] 的評論,總共:0條評論
        發表評論】【告訴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收藏此文】【關閉窗口
        網站首頁 | 關于我們 | 聯系我們 |版權聲明 | 招商政策 | 資質榮譽
        域名:www.algoritmiks.com 網站名稱 昆明葳盛茶業有限責任公司 聯系電話:0871-63559399 QQ:348058891
        地址: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區關上寶海路163號    滇ICP備15000018號
        Copyright 2010-2014 昆明葳盛茶業有限責任公司 云南葳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云南愛隨茶香茶業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.
      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大片_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幕_无码无羞耻肉动漫在线观看_国产a毛片高清视频日日愛
            <source id="aqzmz"><noscript id="aqzmz"></noscript></source><video id="aqzmz"><form id="aqzmz"></form></video><video id="aqzmz"><span id="aqzmz"></span></video>
            <source id="aqzmz"><span id="aqzmz"></span></source>
          1. <source id="aqzmz"></source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