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人都渴望豐衣足食、闔家幸福、功成名就,可如果把健康比作1,那么財富、名譽等只能是0,因為沒了1,后面不論有多少個0也毫無意義,可見“健康”至關重要。“養生”:一種以低成本獲得成倍回報的生活方式。如何科學、有效地養生才能換來健康的身體,并提高我們的生命質量呢?

(葳盛茶空間)
2019年12月22日下午,云南名嘴金子強教授再次受邀做客葳盛茶業第97期19品茗會,并為茶友們帶來《養頤文化與生命質量》主題講座。此次茶話會既是葳盛茶業2019年度的最后一期19品茗會,也是金教授第三次作為主講嘉賓。

兩個多小時的講座中,金教授圍繞養生的范疇、方法、口訣等內容,繪聲繪色地為茶友們講述養生的相關知識;茶友們饒有興致地聆聽著金教授精彩的演講,并做筆記。現場還有茶道師們為茶友奉上葳盛茗茶、可口小食,茶友們度過了一個輕松的周末、一段愉快的下午茶時光。
現在咱們就來回顧一下茶會當天的美好瞬間。

講座開始前,西雙版納葳盛茶業專業合作社成員、一位美麗的佤族女歌手—李妮妮,為表示對茶友們到來的熱烈歡迎,特別獻上民族樂曲《梳頭調》;天籟般的歌喉、悅耳動聽的歌聲引人入勝,贏得現場茶友們的激烈掌聲。
茶會當日,又逢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;冬季寒涼、宜飲熟普,葳盛茶業的高級茶道藝術師們事先早已備好精品熟茶——2011年哈尼喬木古樹熟磚。

該茶為“哈尼公主”系列下的經典熟茶,原料選用無量山喬木古樹茶菁,延續上世紀70年代中期昆明茶廠壓制的普洱茶熟磚(73厚磚)的制作工藝及經驗、開發研制而成。外盒以哈尼系列的品牌形象“美麗的哈尼族少女拿著銅鏡照著羞澀甜潤的面容”為主圖案,盒內使用質樸竹筍殼包裝茶磚。

磚長14cm、寬9cm、厚3cm,凈重250g,形狀規整、茶面潔凈,整體呈深褐色,底部有特用銅模壓制的20個乳釘。
茶會期間,茶道師們撬取適量茶樣,并搭配、紅棗、黃芪,使用蒸茶器,蒸煮此款茗茶。
片刻時間,蒸茶壺內茶湯酒紅油亮、猶若瑪瑙,陳香交疊棗香高揚而起;分湯品飲只覺湯感綿滑,醇正甘甜,韻味柔順悠長;茶友們品鑒后,對此茶贊美有加。

《養頤文化與生命質量》講座摘要

(主講人:云南名嘴金子強教授)
茶會當天是冬至,冬至是冬天的節點,所以我們來講講養生。
以前人們說養生是老人家的事,見面聊養生的人都是上了年紀的。其實不是,最近我看了一篇報道,說是一個青年在北京打拼,地位、收入都很高,去年10月還給家里邊打電話,月底就沒音訊了,等到發現時已經過世,為什么呢?工作壓力太大,自我調節不夠,導致生命力衰弱,不幸離世,年紀僅30出頭,這類報道還有很多。我們談養生,提高生命質量,不是只面向老年人,而是所有人、所有想活著的人。那我們說生命質量怎么提高呢,現在養生一類的講座,名聲不大好,往往是賣藥,跟經濟有關;而我今天談的跟經濟沒有關系,完全是養生的方法。曹孟德說:“盈縮之期,不但在天,養頤之福,可得永年”。什么意思呢?人還沒生下來,基因就決定了命運、走向的很大一部分。有些家族是長壽家族,家中的老人都很長壽。那么你的性格特點,性格決定命運,遺傳病有哪些,沒生出來就決定了,“命運”一詞,“命”是先天的,沒法決定,“運”是后天的,你可以通過努力工作去改變很多東西。我們今天講生命的質量,我們不僅要活得長,還要活得好;有寬度,長度和寬度在一起就是生命質量的體現了,所以養生、頤養生命,可以活到你該活的年紀;不是說活到一千歲,活得跟烏龜一樣,不可能,活到你該活的年紀;而我們現在,很多人沒有活到他該活的年齡,已經沒有生機了;而有的人雖然活得長,卻掙扎在疾病與離世中間。國家現在頒布,我們的人均壽命是77歲,但人均健康壽命是69歲,就說69到77之間有很多是在亞健康狀態。那如何使預期壽命增長,這就是我們要講的主題了。

那么養生有很多重要的范疇,我以為呢,起碼有八個范疇,即“飲食養生”、“運動養生”、“心理養生”、“環境養生”、“德行養生”、“藥物養生”、“性養生”、“交際養生”。
“飲食養生”
朱元璋做皇帝后,聽說一位老人活了102歲,精神還很好,就去請教他靠什么方法活那么大歲數,能不能最簡潔地說明。老人只說:“慎飲食”。飲食要謹慎,一切養生沒有比飲食更重要的,所以待會兒飲食養生我們將著重講述。
“運動養生”
生命在于運動,但很多運動員都有患疾,為什么呢?挑戰生命極限。不是運動不好,而是要適當運動;現在有人每日步數達四萬步,其實過了,不是越多越好,運動多了也會出問題。運動需要合適,要和年齡、性別、身體狀況相符。跑步非常好,但是膝關節有隱患的、心臟有隱患就不適合跑步;“會當凌絕頂,一覽眾山小”,登山太好了,但人過48歲后,骨質容易疏松、韌帶容易拉傷,如果是48歲前后得謹慎。你得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,那現在什么運動較好呢?走路是最好的運動,不能多走、不能少走,大踏步往前走,一個勁地走,走過一千步后,深呼吸幾次,氣沉丹田,再接著走,效率會更好;因為走路不僅是肢體在動,呼吸、氣息、節奏也在調節;但還是要注意適合、適量。

“心理養生”
心理會影響到人的成長、狀態等,你可以追求幸福,但不要和別人比幸福,一比就失落。其實老鷹有它的飛法、在高空,螞蟻有它的過法、在地下,個人也能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,所以不要攀比。“比”也行,要跟收入高的人、文化高的人比、檔次高的比,還要跟差自己一點的人比。一看,還有那么多窮人剛剛解決溫飽、談不上其它享受;雖然自己穿的衣服比較普通,卻比這些溫飽尚未解決的人好;冬天還有許多人流落街頭,我們有房子、有衣服,很幸福。“比”要和上、下比。往下比就比出一個慈悲心懷了,有的人跪在街頭乞討,有的人患有疾病,我們還得同情這些人。跟上邊比,我們有努力的空間;跟下邊比我們要感到知足,這樣心態就更好了。還要有所定位,我是誰?我來干什么?我是工人,我就該兢兢業業埋頭苦干;我是經理,我到公司管理崗位;角色定位好了,心里就坦蕩了,沒有高和低,我把工作做好就行。協調人際關系也是養生的重要范疇,人際關系好了,上班高興;人際關系不好,上班多待一刻也難。我們說很多抑郁癥患者就是不向朋友交流,你向朋友分享喜悅,那就成倍;你把憂愁、焦慮向朋友傾訴,一份愁苦就失去一半了。還要做出一點成績,不論大小,自己獎勵自己、信任自己、才能心安理得。
“環境養生”
我們原來的校長是鎮雄人,鎮雄那個地方環境不好,水體含氟高,當地的小朋友牙齒都是黃的。選擇環境很重要,沒法選擇就去調整。過去我們講有沒有住,一室一廳就行;三十年前我們講能不能住寬點,二十年前講環境能不能好點,樹木多,有花有水;現在不僅講自然環境了,還講人文環境,鄰居怎么樣?空氣清新,鄰居和諧,那是好環境,一個和睦的環境對人的心理很好。我們講孟母三遷,第一次搬在屠戶家旁,天天看人殺豬;第二次搬在一戶不和諧的人家旁,天天看人吵架;第三次搬在讀書人家旁,每天熏陶在朗朗書聲、儒雅的氛圍中,后來孟子成為僅次于孔子的圣人。那么我們說今天人文環境重不重要?非常重要,環境影響人。什么樣的孩子聰明?占三條:第一是身體勻稱;第二是家里有書,小孩從小被熏陶;第三是夫妻關系和睦、家庭氣氛好,如果夫婦每天吵架,孩子的心是懸著的,非常緊張,孩子更希望在一個溫馨的環境中成長,所以家庭教育中有有聲之教和無聲之教,這就是無聲之教。
“藥物養生”
“是藥三分毒”不全對,藥物是人們智慧的結晶;怎么用藥很重要,中國古代把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,人的心肝脾肺腸胃對應:
“子午流注”
肺寅大卯胃辰宮
脾巳心午小未中
申膀酉腎心包戌
亥焦子膽丑肝通

什么意思呢?肺對應寅時(03:00-05:00),寅時肺經大開,有肺病的人,病逝時間往往就在夜里三點至五點;有肺病的人吃藥不可能三點起來吃藥,只能是臨睡前吃藥,平時要吃三次,而對應時辰只需吃兩次,這就避免了多次吃而遺留的藥的毒性。大卯,卯時是清晨五點到七點,過去點名叫點卯,七點鐘就要點名了;卯對應什么?對應大腸經,所以早上起來要排便,這是真理。辰時指七到九點,對應胃,這時喝中藥就功效大增;脾經開的時候是早上九點到十一點,心是到13點,這時候要養心,處在休息狀態,所以說子午覺,這時是要休息的。未中是13點到15點,15點后、膀胱經開。最近很多人嘴唇上有小疹子,吃什么藥都不好,抹什么藥都不靈,就去開藥,什么藥?金錢草泡水,對應時辰喝。總之對應時辰吃藥,就能最大程度發揮藥性,減輕毒性;比如亥時是九點以后,九點還吃宵夜,從養生的角度來看不是好習慣,它會增加一些疾病的發病率;還有子膽,膽經是排毒的,排毒得在睡眠狀態,所以一般主張在11點前必須睡覺,這時睡眠質量會很好,這個時候睡下一小時等于平常100分鐘。丑肝通,夜里一點到三點是肝排毒的時候,排毒也得在睡眠狀態。我們講天人合一,古人是很有智慧的,天黑睡覺,天明起床,對應到我們人體,什么時候該做什么,這都是有講究的。雖然我們不想吃藥,但到了一定年齡還是要適當吃藥;比如三七,就是老天的饋贈,它對于血糖、肥胖都很有益處,老天爺賜給的是好東西,我們為什么不了解、利用它?

“德行養生”
心胸開闊、坦蕩的人,心里就沒有太多顧忌;我曾經到北京的醫院講課,那些大夫都是60多歲,他們不僅講人生觀,還講人死觀??鬃诱f:“不知生、焉知死?!爆F在反過來,對死都不了解,還談什么生?大夫總結出四點人死觀:不想死、福沒享夠,不怕死、死無法決定,不能死、還沒盡孝不能沒有責任心,不孬死、得無疾而終。心胸要開朗,對死看淡,這類人活得就比較好。
“性養生”
“陰陽和合”、“萬物化生”,單身過日子容易出毛病,許多單身人群特別挑剔,為什么?單身久了,分泌失調、心理有疾病。一樁好婚姻,性協調的婚姻,女性能多活7歲,男性能多活11歲,心理、脈搏等都能處在良性狀態。性不多說,懂得這個是養生的,但多了不行,沒有也不行。金馬碧雞坊,有一種說法,馬是雌性象征、雞是雄性象征,金馬碧雞、金碧交輝,某種意義上就是陰陽和合的道理。
“交際養生”
與人為善、關系協調的人,通常心理都較為健康,他沒有郁悶孤寂,所以協調好朋友、家人、社會的關系,這是非常重要的。一個朋友多的人,說明他能克制自己、尊重別人、注意彼此關系,這樣的人精神好,壽命長。老年人要養生、青年人也要養生,養生有一個口訣:管住嘴,邁動腿,子午覺,多喝水,調平心,有伴侶,重代謝,優環境,陰陽和,晚見鬼;這段口訣不止老年人要謹記,其他年齡段的人也要思考。由于養生的第一位是“飲食養生”,我們就重點講講飲食;不一定完全正確,和大家分享交流一下。
“飲食養生”歸結起來不過九個字:少、準、凈、素、彩、慢、淡、忌、樂。
少
飲食之要,首先在“少”,吃得越多,死得越早。美國科學家將一窩小白鼠分別在兩處飼養,一邊喂得多、一邊喂得少,少的那邊壽命相當于多的那邊1.5倍,什么意思,假如多的那邊活了一年,少的那邊就活了一年半。而且喂得少的癌癥發病率減少了60%、心血管疾病率降了55%。看來少吃一點是養生之妙,日本人在上世紀90年代,女性的平均壽命就達到了83歲,男性接近80歲,中國現在才77歲;為什么呢?歪打正著,日本是島國、資源貧瘠,口糧只能省著吃,吃得少、就長壽。我們有一個口訣:“若要壽,扣一扣,吃到七成基本夠,喝點清湯湊一湊?!蹦阌X得飽了,就是撐了,覺得還差一點,就是飽了,因為大腦對胃的反應需要20分鐘才能反應過來,你覺得不飽,其實已經夠了,你覺得飽了,就是多了。我們帶小孩有這樣的口訣:“若要小兒安,常帶三分饑和寒?!贝┑锰菀赘忻?,飯多了就要痢疾,扣一點好;我們說話得留分寸,做事留余地,吃東西也得有余地,消化才會好。我們反向思維:若要長胖,湯、糖、躺、燙,多喝湯、多吃糖、多睡覺、多吃燙的,很快就長胖,所以少吃才是養生之道。
準
用餐時間準,時間規律、胃才能得到養護;吃的量要準,好吃吃三碗、不合胃口吃半碗,這不行,菜合不合口都要吃同樣的量;喝酒要有準頭,明明只能喝一兩,卻喝了八兩,都說人生有三碗面難吃:情面、場面、體面,但再難吃也要懂得養護
凈
綠菜凈:為什么潑化肥的菜不好吃,農家肥就可口,綠色的干凈。
手洗凈:病從口入,飯前便后要洗手。
餐具凈:餐具不能有缺口,要洗凈。
菜洗凈:外面的餐廳很難確保綠葉洗凈,少點葉子菜。
環境凈:用餐環境雅致。
分餐凈:據統計,分餐制的傳染病傳染率為17%,合餐制的傳染病傳染率為40%;而南宋以前中國都是分餐制,中國合餐的歷史只有1000年左右。
心情凈:干凈的心態。
口漱凈:吃完后要漱口,本來三餐后要刷牙,但出門不可能帶著牙刷,所以可以漱口代替。
素
基本吃素,多走兩步;基本吃素但不是全素,而是蔬食為主,糧食為輔,肉食為補,吃肉的總量不能超過飯食的量。
舉兩個實例:蘇東坡愛吃肉,享年62歲;陸游一生憂國憂民,情緒較為壓抑,但飲食上有講究,以新鮮的素菜為主,最后活到85歲。
彩
色彩繽紛,營養衛生。什么顏色的食材都要適當吃點,才能全面、均衡地攝取營養。
紅顏色的(紅辣椒、紅蘋果)對癌癥有一定抑制作用;
金黃色的(西紅柿等)對前列腺炎有抑制作用;
黃花菜、黃蘿卜對腸胃調節有一定作用;
綠色的蔬菜促進大腸蠕動、對排便有幫助,其中所含的磺酸可以預防身體攝入的淀粉、糖等轉變為脂肪堆積;
紫色(茄子)對神經調節有很大作用;
黑色的(木耳、黑米)對血脂有調節作用;
香蕉有調節人情緒的作用;
木瓜有水果偉哥之稱,對促進雄性激素分泌有很大好處;
芒果就含有多種人體內自己不能合成的β胡蘿卜素,還有氨基酸,對皮膚有護理作用;
獼猴桃含維生素C比較高,維生素C藥名叫抗壞血酸;
油梨含維生素D,對眼睛有很好的養護作用;
年輕不年輕,關鍵看眼睛,美麗不美麗,眼中有靈氣,漂亮不漂亮,不僅看臉蛋,手機玩的多,影響甩清波——克制對手機、電腦的使用時間。
像藏區,西藏地區,是人均消耗茶最多的地區;像香格里拉地區,每人每年要消耗十幾公斤茶葉,平均每個月在一公斤以上,為什么呢?藏區有些地方是不能種植的,就是沒有蔬菜這種東西呢,他們的維生素怎么補充呢?喝茶,是一個很好的補充方式,又說到茶上去了。我們主張是樣樣都要吃,什么都扣著,也許是最好的方法,每頓吃得簡單點(好消化),每周吃得復雜點(比較均衡)。
慢
國人主張:“細嚼慢啖,君子風范”。充分咀嚼,唾液酶消化一部分營養,緩解胃的負擔;慢慢咀嚼,放緩用餐的速度,品味糧食的來之不易是惜福;國人過去沒有聽過快餐這個詞,快快地吃,好處不大,不利于吸收。
淡
過去說:“鹽吃得多,面色如鍋?!庇终f“凡食,無重厚味?!北緛砣嗣刻斓臉藴适雏}攝入量不能超過6g,那么為什么過去的人吃鹽都比較多呢?有幾個原因。
①我們以前窮人是多數,有錢人吃飯是以吃飯為借口,主要是吃菜,窮人吃飯就真是吃飯了,要下飯怎么辦?吃點咸菜,咸菜很咸,鹽攝入就多,沒辦法的事情,所以勞動人民吃鹽都吃得比較多一些。
②以往沒有冰箱,你說這個冰窖、地窖,那是有錢人才有的,一般人沒有,怎么辦?要保存食物呢,腌肉、火腿等等要放很多鹽,所以就容易咸。
③為什么以往吃的東西咸呢?還有一種說法很有趣,說在考古學上發現呢,800萬年以前,猿人的骨骼有,被發現了,變成化石了;400萬年以后,猿人的化石有;唯獨400到800萬年之間的骨骼化石沒有。什么意思呢?后來從氣象學上分析呢,400到800萬年,這時全球氣溫變暖,冰川融化、海平面抬高了,許多地方就淹沒了,原來生活在地下的這些古猿,或者說古人,沒辦法了,水淹下來了,要適應水陸兩棲的這種生活呢,就下水了。一個理由是,所有哺乳動物呢,身上都有很厚的毛,人沒有很厚的毛,人只有頭發、腋毛等等,很少,這樣就減少在水中的阻力在中間。第二呢,所有動物都是爬著走的,人這樣的動作來說,在水中以一個流線型的體型呢,它的阻力就很??;第三,這個手臂和身體的重量比較呢,如果爬樹呢手臂太細了,如果你在水中呢,由于水的浮力呢,劃水呢是足夠用了;
④所有動物對鹽的攝入都有嚴格的界限。比如羊,缺鹽它要吃鹽,吃到夠量,它一點都不再吃,人沒有自知之明,吃到很咸了,還繼續吃,那人為什么鹽吃得多呢?因為長期在海水里,很咸的環境中呢,他對鹽就不敏感,鹽攝入多怎么辦呢?人有一個特殊的機能,人可以排鹽。據說淚水是帶鹽味的,尿液也是帶鹽味的,據說鼻涕也是帶咸味的;有小朋友跟我說,在幼兒園的時候午覺睡不著,摳鼻屎渣吃,他說跟那個鹽酶粉的味道是一樣的,我才知道帶鹽,這樣排鹽。那么由于是對水有這樣的,有水鹽這一段環境在中間呢,對鹽就不敏感。
今天從養生、從保健的角度來講呢,鹽的攝入呢一定要控制。
他們說現在衡量宴席的檔次高不高,看四個東西:
第一,看碗大和碗小。碗越大水平越低,碗越小水平越高。
第二,看湯稠湯清。湯越稠,這亂七八糟的在,水平越低,湯越清水平越高。
第三,看鹽咸鹽淡。鹽咸的肯定是勞動人民,要挑扁擔、要干活,汗水流的多要補充鹽。賈寶玉他們家的伙食一定很淡,當然,我沒吃過的,不干活,他用不著吃那么咸。
第四,葷多葷少。越是高檔的宴席呢葷菜越是相對少,海鮮是占一定數字的,蔬菜是最難烹飪的,蔬菜占一定的量,而且呢,凡是主八碗全是肉,這肯定是我們勞動人民以前吃的東西在中間了。
忌
⑴忌太辣。太辣了對腸胃是不好的,對嗓子是不好的,雖然四川人、湖南人吃的很多,他習慣了;習慣不等于沒有損害,他們那個地方比較濕熱,他要排濕;我們這個地方,昆明是比較干燥的地方,不適宜吃太辣。
⑵忌太燙。太燙了對食管,對咽喉、腸胃都有影響。
⑶忌太冷。太涼了之后呢對腸胃也是有損害的,那么,吃多少溫度呢?跟體溫差不多的溫度是最適宜的溫度。
⑷忌太油。太油的東西也不好。
⑸忌太硬。雖然說年輕的時候吃點硬的東西對牙是有好處的,但年老了、就要適時放棄了。加太字的都要忌諱,掌握一個度;中國人講中庸,叩其兩端執其中,不至這個極端,也不至那個極端,無過無不及。
⑹忌酒。酒不能多喝。酒是好東西,只喝一滴滴酒是糧食做,喝多是罪過我們主張不喝酒的人是傻瓜,喝醉了酒的人是大傻瓜,稍微喝點就不傻了,他就有個量的控制在中間。
樂
養生,百養不如一笑,時常保持良好的心態,把笑容掛在臉上,跟快樂的人在一起,經常在快樂的場合呢,那是最大的養生。
最后送給大家14個“少”與“多”:
少煙多茶:吸煙有害健康;飲茶使人聰察。
少酒多水:酒多傷身亂性;水是生命之本。
少食多嚼:多食減壽;多嚼健脾。
少鹽多醋:鹽多食影響腎臟;醋適量軟化血管。
少肉多菜;肉多乃腐腸之藥;菜多是通便之摳。
少糖多果:糖吃多損齒傷胃;果吃少膚不潤澤。
少怒多笑:怒一怒、損壽數;笑一笑,十年少。
少煩多眠:去“煩”不難,放寬肚量;養生之道,妙在睡覺。
少衣多?。荷俅┮患?,就是鍛煉;多洗回澡,循環更好。
少說多做:話多傷元氣;活動益身心。
少欲多施:欲壑難填,煩惱無限;送人玫瑰,手有余香。
少車多步:少坐為佳;能動是福。
少停多動:生命在于運動,運動就是健康。
少藥多煉:藥是雙刃劍,煉是健身藥。
現場的一位茶友從始至終都全神貫注地聆聽著金教授的演講,對講座內容更是感觸頗深。

她與大家分享道:“博學多才的金教授,將陰陽調和、天人合一等穿插在養生的方法中,還為大家列舉了許多名人案例,詩詞文化,易記的口訣等;介紹知識的同時又兼具趣味性,聽過之后受益匪淺,希望還能再有機會參加金教授的講座”。

(現場茶友分享心得)
葳盛茶業創始人、國家級制茶高級工程師張明春先生聽過金教授滔滔不絕的演講后,有感而發:
“我從1998年就開始聽金教授的講座,今天短短兩個小時的時間,卻勝過了兩個月的學習。金教授從養生的基本內涵,延伸到養生的方法;被動融入主動,如果說生病是被動,那么養生便是在生病前主動調理。今天茶友們聚在這里,放空心境,專注聆聽金教授的演講,其實就是‘環境養生’。而通過品飲茶湯,達到補血、提氣、養肝、護胃等效果,則是‘食療養生’。茶友們以茶為媒介,聊茶交際,同樣是一種養生的方法。多種養生的方式相結合,送給每一位茶友,祝愿大家樣樣好”。

(張明春先生致辭)
因茶相遇,以茶結緣;美好的時光總是那么短暫,難忘的瞬間一直都值得留念。
葳盛茶業第97期19品茗會、2019年度最后一期茶話會,至此圓滿。
感謝茶友們多年來的關心和支持,期盼明年的茶會依然可以看到您的身影,祝福茶友們在即將到來的2020年樣樣好!

葳盛茶業地址: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區關上寶海路163號
咨詢訂購熱線:0871-63559399
在線QQ聯系: 348058891 564855862